Databricks VO 面试经验分享:哈希表设计题 - Oavoservice

🎤 Databricks SDE 0905 面经 VO
👩💻 Candidate 在 Databricks VO coding 环节遇到了设计题 —— 哈希表访问频率统计。
依然是华人面试官,不是烙印就是好评!
📋 题目要求
设计一个哈希表,哈希表中用 put 和 get 操作。哈希表如何存储的不需要关心,也不需要实现。关键是对于 get 和 put 操作,需要返回过去5分钟内的每秒的平均访问次数。
❓ 问题分析
第一个关键的就是时间的获取:如何获取秒的信息,是否可以使用 python 的 library 还是假设有一个 api 可以获取当前的秒?
→ 可以直接使用 python 的 time 库获取秒的信息。
💡 思路设计
可以使用滑动窗口算法,滑动窗口里面存储 (second, visit time)。
- 在 init 方法中:构建一个双端队列 dq 以及对应的访问次数 visitCount(get 和 put 一样的,只考虑一个,另外一个的操作直接复制粘贴即可)
-
在 get 方法中:
- 如果 dq 不为空且队尾的 second 等于当前 second,那么直接将队尾的 visit time 加一
- 否则,将 (current second, 1) 加入到队列中
- visitCount 自增加一
- 将与当前时间超过 300 的数据删除(访问队首,如果大于 300 就弹出队首并且更新 visitCount,一直到队列为空或者不符合条件)
-
在 measure 方法中:
- 首先执行 3(d) 操作
- 直接返回 visitCount / 300
⏳ 面试一开始,Candidate 有点紧张,盯着题目发愣。
👉 就在关键时刻,OAVOSERVICE 实时辅助系统上线!
我们马上给出滑动窗口的核心思路:
- 1️⃣ 使用双端队列维护时间窗口
- 2️⃣ 每次操作时更新当前秒的访问次数
- 3️⃣ 自动清理超过5分钟的历史数据
- 4️⃣ 计算平均访问频率
几秒钟之内,Candidate 就清晰地抓住了核心思路,迅速实现代码 ✅。
💻 代码实现
import time
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
class HashTableWithFrequency:
def __init__(self):
# 双端队列存储 (second, visit_count)
self.dq = deque()
# 总访问次数
self.visit_count = 0
def put(self, key, value):
# 更新访问记录
self._update_access()
# 这里可以添加实际的哈希表put逻辑
pass
def get(self, key):
# 更新访问记录
self._update_access()
# 这里可以添加实际的哈希表get逻辑
return None
def _update_access(self):
current_second = int(time.time())
# 如果队列不为空且队尾是当前秒,增加访问次数
if self.dq and self.dq[-1][0] == current_second:
self.dq[-1] = (current_second, self.dq[-1][1] + 1)
else:
# 否则添加新的秒记录
self.dq.append((current_second, 1))
self.visit_count += 1
# 清理超过5分钟(300秒)的数据
while self.dq and current_second - self.dq[0][0] > 300:
removed_count = self.dq.popleft()[1]
self.visit_count -= removed_count
def measure(self):
# 先清理过期数据
current_second = int(time.time())
while self.dq and current_second - self.dq[0][0] > 300:
removed_count = self.dq.popleft()[1]
self.visit_count -= removed_count
# 返回过去5分钟内的平均每秒访问次数
return self.visit_count / 300.0
🔍 算法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O(1) 平均情况下,最坏情况 O(k),其中 k 是需要清理的过期记录数
- 空间复杂度:O(300) = O(1),最多存储300秒的记录
- 核心思想:滑动窗口 + 双端队列,自动维护时间窗口内的访问统计
📊 测试用例
# 测试代码
ht = HashTableWithFrequency()
# 模拟一些操作
ht.put("key1", "value1")
ht.get("key1")
ht.put("key2", "value2")
# 测量访问频率
frequency = ht.measure()
print(f"过去5分钟平均每秒访问次数: {frequency}")
面试官看完直接点头:"Great solution! The sliding window approach is optimal."
Candidate 成功拿下这一轮 🎉。
✨ 这就是 OAVOSERVICE 实时 VO 辅助 的威力:
不是死记硬背题库,而是帮你在最关键的时刻,快速理清思路,稳定发挥,稳稳过关!
面试技巧分享
在 Databricks 的 VO 面试中,除了算法实现,面试官还会关注:
1. 系统设计思维
能够从系统角度思考问题,考虑时间窗口、数据清理、性能优化等实际工程问题。
2. 数据结构选择
合理选择数据结构(双端队列)来高效实现滑动窗口算法。
3. 边界条件处理
考虑各种边界情况,如空队列、时间边界、并发访问等。
4. 代码可读性
写出清晰、模块化的代码,将核心逻辑封装在独立的方法中。
Oavoservice 实时辅助服务
在这次 Databricks VO 面试中,我们的实时辅助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:
- 快速思路提示:在候选人卡壳时,立即提供滑动窗口的核心思路
- 数据结构指导:推荐使用双端队列来高效实现时间窗口管理
- 代码优化:提供最优的代码实现,确保时间和空间复杂度
- 工程思维:引导候选人从系统设计角度思考问题
结语
哈希表访问频率统计虽然是一道设计题,但在面试的紧张环境下,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并正确实现并不容易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实时辅助服务如此重要。
如果你正在准备 Databricks 或其他公司的技术面试,欢迎联系 Oavoservice。我们拥有丰富的面试经验和专业的辅助团队,能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。
Oavoservice - 让每一次面试都成为成功的机会!
需要辅助的同学随时dd哦,vo开始前支持mock!